粉體行業在線展覽
硫化鋰小試設備
面議
九所科技
硫化鋰小試設備
111
1. 機械球磨法:在惰性氣氛下,將單質硫和金屬鋰/氫化鋰按比例混合后進 行機械球磨反應得到硫化鋰。其具有工藝簡單、環境友好、無廢液產生。但也存 在原料成本高(氫化鋰)反應時間長、轉化率較低,所得產品存在雜項如多硫化鋰 等,不易提純,產業化設備不易選型等缺點。
2. 液相法(溶劑法):將鋰/鋰化合物和硫/硫化合物在溶劑介質中混合反應制備硫化 鋰。溶劑選用有機溶劑或液氨;有機溶劑多選用脂肪烴、芳香烴或醚溶劑等,比 如乙醇、已烷、甲苯、乙醚、四氫呋喃、氮甲基吡咯烷酮等。液相反應充分完全, 不易殘留雜質,產品提純容易;不需要高溫處理,能耗較小;工藝簡單,工況較 易控制。但是,有機溶劑易燃、易爆、易揮發,環境污染嚴重,不易回收;工沉 危險性高,較難控制。
3. 氣相法(高溫高壓法):在惰性/還原保護氣氛下,高溫、高壓使鋰/鋰化合物和硫/硫化 合物通過還原或氣相等反應制備硫化鋰。該工藝流程簡單,無有害氣體產生,且 有效利用了高溫高壓密閉反應的優勢,避免有害溶劑泄漏,大大縮短了制備流程。 但是高溫、高壓,工況控制不易,設備選型要求高,增加了反應過程及后處理的風險。
4. 碳熱還原法(直接碳復合法): 利用碳的強還原性,在制備硫化鋰的反應中直接加入碳材 料/碳材料前驅體,一步法合成分散均勻、性能良好、形貌可控的硫化鋰/碳復合 材料。該工藝反應更易控制,解決了因硫化鋰遇水、氧敏感而導致的生產和儲運困難的問題;提高了產品收率和性能,改善了傳統硫化鋰/碳復合材料制備工序復雜的現狀,提高了活性材料在鋰硫電池正極中的分散性,提升了鋰硫電池的電化 學性能。但是,該技術尚需優化完善,產品質量不穩定,復合材料形貌可控性較差。